1,股市中的节前效应是什么意思

节前效应:通常是指在因过节休市之前的一段交易日内,一部分投资者因为各种原因会选择减仓或清仓,安安心心过节,规避系统性风险。一般节前都是跌跌不休啊!
就是根据不同时间或者形式瞎胡乱起的名词比如结婚没钱就叫裸婚放假后不想上班就叫节后综合症股市节前涨或跌就叫节前效应都是瞎掰
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后再流到低处。对于股市来说就是资金流向问题,当股市处于牛市时,其他市场的资金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向股市,如居民储蓄资金,当股市处于熊市时,资金又会从股市溜出去。

股市中的节前效应是什么意思

2,何为涨停

国内股市有一项为防止过度投机的措施,就是涨停或者跌停的限制。 即今天的股价无论涨或者跌,其幅度最大只能达到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所以如果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是10元,那么今天最高价就是11元,最低价就是9元,不许超过。所以,达到11元就是涨停了。 如果大家看好这只股票,到达这个涨停的价格,没有人愿意卖,于是买的人就买不到了。只好等下一个交易日再说了。 涨停板 涨跌停板制度源于国外早期证券市场,是证券市场中为了防止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抑制过度投机现象,对每只证券当天价格的涨跌幅度予以适当限制的一种交易制度,即规定交易价格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动幅度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下百分之几,超过后停止交易。 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的涨跌停板制度是1996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的,旨在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保持市场稳定,进一步推进市场的规范化。制度规定,除上市首日之外,股票(含A、B股)、基金类证券在一个交易日内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交易日收市价格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10%,超过涨跌限价的委托为无效委托。 我国的涨跌停板制度与国外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股价达到涨跌停板后,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涨跌停价位或之内价格的交易仍可继续进行,直到当日收市为止。

何为涨停

3,股市的跳空开是什么意思

主要看跳空的位置,在高点跳空是竭尽缺口或下行的突破缺口,在趋势中间是普通缺口,在低点的缺口与高点同理。
是说今天的开盘价低于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只是一个名词,说明市场短期内对该股票未来走势不乐观的一种体现..
股市的跳空开,即跳空开盘,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跳空高开,即当日开盘价明显高于上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在其上方形成一个价位空挡;还有一种就是跳空低开,即当日收盘价明显低于上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在其下方形成一个价位空挡。
就是开盘价比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高的意思--------请采纳谢谢!
 跳空高开就是今天股票的开盘价比昨天的收盘价高出1段距离,在K线图上就形成了从昨天的收盘价到今天股票的开盘价这段价格区域中没有成交,这段区域就是真空区域,股价跳过这段区域在更高的位置产生成交记录叫跳空高开,反之叫跳空低开 牛股宝炒股软件的帮助里有很多炒股入门的教程你可以看看
跳空开分为两种,一种是跳空高开,另一种是跳空低开。(1)股票市场中,开盘价格超过上一交易日的最高价格的现象。上午9:15-30 时,在集合竞价期间,买进大于卖出,此时开盘价高于前日收盘价为跳空高开。(2)股票市场中,开盘价格低于上一交易日的最低价格的现象。上午9:15-30 时,在集合竞价期间,买进小于卖出,此时开盘价低于前日收盘价为跳空低开。

股市的跳空开是什么意思

4,什么是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

  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指的是,在股指期货结算日,目标指数的成交量和波动率显著增加的现象。到期日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指数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进行结算,而套利的平仓交易、套期保值的转仓交易与投机交易者操纵结算价格的欲望,在最后结算日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到期日效应。  由于我国证券交易法规定不能卖空股票,套利交易只有在股指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以上才会出现,套利交易者卖出股指期货,买入现货。对于期货到期日仍持有现货的套利者,需要按照期货结算价格出清股票。如果套利交易者比较多,同一时间内的卖压就会集中出现,对指数产生下跌压力。对于套期保值者,在合约即将到期时需要将空头合约转到其他月份去,因此合约到期前当月期货合约价格将有一定的压力,而期货的价格发现作用将影响传导到现货指数。该合约的投机者则希望在最后结算日尽量使现货价格向自己比较有利的方向发展,以达到获利或者减少损失的目的,因此投机者在最后交易日有操纵价格的意愿。  在以上所述的不同因素影响下,股指期货到期日的交易量、波动率和收益率与平均水平有明显差异。根据统计,股指期货到期日买入股票的投资收益率比其他交易日的平均水平要高;以股指期货到期日为开始的前半个月内买入股票比后半个月买入股票的投资收益率要高。从统计结果来看,股指期货到期日造成了现货价格的一个洼地效应。  对于一些股票的投资者,股指期货到期日后的几个交易日可以看作买入股票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同样,在两个股指期货到期日中间卖出股票也有轻微的溢价。股票投资者同时要留意该月份出现正向套利空间日期的数量,在出现套利空间的交易日持仓量是否有明显的增加,如果有条件的话还需要了解机构所持的空单数量是否比较大,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股指期货到期日的现货指数产生一定压力。  为了避免结算价格被操纵,中金所将到期日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定为最后交易日标的指数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并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对股指期货的交割结算价进行调整。由于时间跨度较大,成分股票权重比较分散,大大降低了被操纵的机会。同时,中金所将股指期货的结算日定为每月第三个星期五,避开了月末效应、季末效应等其他可能引起现货波动的因素。中金所在制度上对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的影响做了充分考虑,但究竟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对现货的影响有多大,需要市场来证明。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xingxi001/blog

5,股市中的MA是什么意思

MA指标 均线的滞后性是均线系统的致弱点使得均线统系只有在大牛市中成立,从这点来讲均线系统对股市研究并无大益。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情况下的K线图上都有MA均线指标,并且MA的参数大多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显,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个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为标准来看股市的话,只有在MA(5、10、20)正确地反应股市运行的,是股市运作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可取,否则就是缘木求鱼越使用越坏事。我反对这种随大流的不假思索的治股态度。 我们来看MA的计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与其一定时期内历史交易收盘价有关。假设股价处于高位或低位并开始出现横盘时,每天新的收盘价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变动不大,但MA计算中却要减去前期一个很低或很高的历史收盘价,这样就出现股价没发生多大的波动而MA指标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也就是讲MA受到了历史收盘价的强烈干扰。这种干扰我们称之为系统干扰。这种系统干扰能否尽可能地避免呢?应当怎样去避免?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没有必要在这提出问题来。避免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参数调整到和为股价的波动周期相吻合,按股价的短、中、长期波浪的交易周期为标准。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时候的MA均线都相应地包会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MA就能尽可能地避免相邻周期内的系统干扰。 从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来看。所谓均线的压力和支撑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被广大机构及股民所认可。但许多时候都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压力和支撑作用。均线指标在指示上因其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它的指示滞后于股价的波动。当看到所谓的金叉、托、井、死叉和压时股价已经上涨或下跌了一大节。MA的参数值越大它的滞后性越强。MA指示就是用损失其实时性换得稳定性。这样在大牛和大熊时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事先又怎样了解这一次是大牛、大熊还是反弹或回调?这样一来MA指标就从整体上失去了指导意义。再者大家试想哪一次牛市起动不是冲破重重均线压力而昂头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于打破层层支撑而一泻千里的?因此我们就要了解为什么均线有压力和支撑?所谓压力和支撑不是随意作一根线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邻两个交易日的压力和支撑也不一样。均线MA的本质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个周期内的交易平均价格(如大致地认为这几个交易日内的成交量是均匀的),那么均线就代表了这N个交易日的参与买入者的持仓成本。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压力与支撑的效应。好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冲破这个压力与支撑,那么什么情况下地才能更容易引发行情的改变呢?也就是什么情况下压力与支撑最薄弱,易被重重冲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两军对垒时只有在对方兵力分散时才有利于各个击破。 这就是讲各条均线和股价均匀分布时最易转势、反弹或回调。例如:用MA(5、10、20)的话,当5日、10日、20日均线之间及收盘价与5日均线之间等距离时,压力和支撑作用较为薄弱易从此展开新行情。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弥补均线的滞后性。这样做的弱点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现一定的误判断。

文章TAG:什么  交易  交易日  日内  什么是交易日内效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