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复利的概念是指什么

复利就是复合利息,它是指每年的收益还可以产生收益,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利息,是指一定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所以,借款人借入资金,使用一定时间后,需支付放款人报酬,此报酬称为利息。所借入的资料,称为本金;使用本金的一定时间,称为时期;在单位时期(如年、季、月等)内单位本金(如每千元或每百元)所赚的利息,称为利率。利率常以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计算利息有三个基本要素:本金、利率和时期。利息的多少与这三个要素成正比关系:本金数量越大,利率越高;存放期越长,则利息越多;反之,利息就越少。 计算利息有两种方法:单利与复利。人寿保险中运用复利计息。 单利:单利的计算仅在原有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 息不再计算利息。其公式为: 利息=本金×利率×时期 以符号Ⅰ代表利息,p代表本金,n代表时期,i代表利率,s代表本利和,则有=P(1+ni) 复利: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未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S=P(1+i)^n

复利的概念是指什么

2,巴菲特说的复利 是什么意思

通俗的说法就是利滚利,只不过里面要除去税费什么的,如果你要想享受时间给你带来的复利效应,就要长期持有这支基金,而不是经常换手。
直白地说就是将你获得的利息在计一次利息.
复利,就是复合利息,也称利上加利,是指一笔存款或者投资获得回报之后,再连本带利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它是指每年的收益还可以产生收益,即俗称的利滚利,而投资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复利增长。 计算利息有两种方法:单利与复利。单利:单利的计算仅在原有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其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期。复利:复利,就是复合利息,它是指每年的收益还可以产生收益,就是俗称的利滚利。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未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 复利的计算公式:复利的计算公式是:S=P(1+i)^n即:本利之和=本金×(1+利率)×期数”这个“期数”时间因子是整个公式的关键因素,一年又一年(或一月一月)地相乘下来,数值当然会愈来愈大。复利的报酬惊人,比方说拿10万元去买年报酬率20%的股票,约莫3年半的时间,10万元就变成20万元。复利的时间乘数效果,更是这其中的奥妙所在。 复利的力量是巨大的。印度有个古老故事,国王与象棋国手下棋输了,国手要求在第一个棋格中放上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上两粒,第三格放上四粒,即按复利增长的方式放满整个棋格。国王以为这个棋手可以得到一袋麦子,结果却是全印度的麦子都不足以支付。追逐复利的力量,正是资本积累的动力。根据基金定投公式计算,当预期年收益率为15%时,如果每月投资500元参与基金定投,连续投资360个月,期满后可实现收益346万元。如果将钱存于银行,如果按照以前一年期定期利率3.87%计算,同样条件在期满后可实现33.9万元收益,两者相差10倍有余(每次到期都将所有资金续存),差距的主要原因就在于11.13%的收益率差和持续的复利效应。需要提醒的是,获取最大化的复利收益最忌频繁换手。统计显示,巴菲特36年来为合伙人平均每年赚取23.5%的收益,而这36年中,投资者每次中途下车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A=(1+X)的n次方是计算投资复利的公式。比如;巴菲特在过去近50年中其投资回报平均年收益率为24.7%,他如果在50年前投资了10万美元,那这10万美元现在变成多少了呢?A=10*(1+0.247)^50=62亿美元。巴菲特现有财产大约430亿美元,由此可以推算出50年前他同投入了70万美元。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写过“青蛙与睡莲”的故事,它反映的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危机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其曲线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A=(1+X)^n。 自从手机和网络普及以来,信息传播的方式由官方独家发布转为民间转发了。我曾经收到过几个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短信,比如;海南的香蕉、啤酒甲醛和“中国人一天的幸福生活”,等。手机和网络已经让信息传播速度以指数方式增长,真的成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了。 美国人曾经进行一个试验,一个人最多经过几个人就可以认识总统。在假定每个人共有50个非常熟的朋友,那么应该大约经过5个人后,就可以认识总统了,公式就是就A=50^5。这个试验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认识,或者通过朋友认识的人了。 量变到质变就是A=(1+X)^n,在投资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许多人在投资时非常看重X,而真正的投资者更看重的是n。巴菲特的伟大就是他在20岁时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现在可以捐370亿了。现在有许多刚刚开始有投资或理财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晚了一步,没有赶上过去一年中的大X。但是,如果从投资角度看,什么时候都是可以投资的。上至100年下至100年,永远都有产生像巴菲特的环境。只是多研究如何让自己的n越来越大罢了。注:n在投资的公式中代表年份。在信息传播中代表次数。
比如你在银行里存了一百元钱,一年下来,给了你利息五元,第二年,你的本金就是一百零五元,从新计息。(暂且忽略利息税)

巴菲特说的复利 是什么意思

3,复利是什么意思呢

1%的复利,第一年本金100,利息1块,然后七息合计101,第二年按上一年的本息合计计息,第二本金是 101,利息是 1.01.俗称“利滚利”,“驴打滚”。计息公式为:本金x(1+利率)的n次方,n是期数。
复利计算和单利计息的差别 复利计算和单利计息的差别在于,单利计算方法中期限是在括号中与年利率直接相乘;而在复利计算中,期限是作为指数,在括号之外的。如果投资的期限相同,而且投资的年利率也一样,那么前者的值要大于后者的值,因此,在复利计息方式下计算出来的到期还本付息额要大于单利方式下计算出来的数值,并且期限越长,这两个值之间的差额越大。 同样是100元的资金,每年的利率都是2.00%,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进行投资,期限越长,差距越大。原因是在复利法下所得到的利息收入被不断地再投资并且不断地得到新的收益。 那么为什么会有单利法和复利法之间的差别呢?单利法计算简单,操作容易,也便于理解,因此银行存款计息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国债都采取单利计息的方式。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每一期收到的利息都是会进行再投资的,不会有人把利息收入原封不动地放在钱包里,至少存入银行也是会得到活期存款的收益的。因此复利法是更为科学的计算投资收益的方法。 特别是复利法的现值计算,这个公式决定了你当前应该付出多少资金来取得未来固定的收入,所有对债券定价的分析,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单利情况 银行的储蓄存款利率都是按照单利计算的。所谓单利,就是只计算本金在投资期限内的时间价值(利息),而不计算利息的利息。这是利息计算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单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i=p0×r×n 其中:i为到期时的利息,p0为本金,r为年利率,n为期限;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现在有一笔资金1 000元,如果进行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2.00%,那么,根据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规则,到期时peter所得的本息和为: 1 000+1 000×2.00%×3=1 060(元)。 按照每年2.00%的单利利率,1 000元本金在3年内的利息为60元。那么反过来说,如果按照单利计算,3年后的1 06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资金呢?这就是所谓的“现值”问题。 现值,是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下,未来的资金折现到现在时刻的价值,是资金时间价值的逆过程。 按照单利法,从将来值计算现值的方法很简单。我们以vp表示现值,vf表示将来值,则有 vf=vp×(1+r×n)这里r表示投资的利率,n表示期限,通常以年为单位。把这个公式反过来,就得到现值的计算公式: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想在3年后收入1 060元,那么他现在应该存多少钱进入银行?银行当前的3年期存款年利率为2.00%,那么,根据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 peter现在就要存入1 000元才能保证3年后有1 060元的收入。 复利情况 所谓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要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的一笔资金的数额为1 000元,银行的1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为2.00%。peter每年初都将上一年的本金和利息提出,然后再一起作为本金存入1年期的定期存款,一共进行3年。那么他在第3年末总共可以得到多少本金和利息呢?这项投资的利息计算方法就是复利。 在第一年末,共有本息和为: 1 000+1 000×2.00%=1 020(元) 随后,在第一年末收到的本息和作为第二年初的投资本金,即利息已被融入到本金中。因此,在第二年末,共有本息和为: 1 020+1 020×2.00%=1 040.40(元) 依此类推,在第三年末,共有本息和为: 1 040.40+1 040.40×2.00%=1 061.21(元) 复利计息方式下到期的本息和的计算原理就是这样。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表面上太复杂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上述的peter资金本息和的计算过程实际上可以表示为: 1 000×(1+2.00%)×(1+2.00%)×(1+2.00%)=1 000×(1+2.00%)3=1 061.21(元) 和单利法一样,我们以vp表示现值,vf表示将来值,则有 vf=vp×(1+r)^n 这里r表示投资的利率,n表示期限,通常以年为单位。 把这个公式反过来,就得到现值的计算公式: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想在三年后收入1 061.21元,如果按照复利的投资方法,他现在应该存多少钱进入银行?银行当前的1年期存款利率为2.00%,那么,根据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 peter现在就要存入1 000元才能保证3年后有1 061.21元的收入。当然,peter必须每年都把本金和利息收入合并起来进行新的投资,才会得到1 061.21元这个结果。 请你务必仔细地理解这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以后所有债券定价分析的基础。复利法的现值公式决定了你当前应该付出多少资金来取得未来的预期收入,而债券的定价分析,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

复利是什么意思呢

4,复利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俗话中的驴打滚,比如说你存入X元,月利息a,以复利计算的话,那么存一个月你得到的钱是X+X*a即为X*(1+a),存两个月你得到的钱是X*(1+a)+X*(1+a)*a,即为X*(1+a)*(1+a),存十二个月的话就是X乘以(1+a)的十二次方。而不以复利计的话,存十二个月就是X*(1+12a)
复利计算和单利计息的差别 复利计算和单利计息的差别在于,单利计算方法中期限是在括号中与年利率直接相乘;而在复利计算中,期限是作为指数,在括号之外的。如果投资的期限相同,而且投资的年利率也一样,那么前者的值要大于后者的值,因此,在复利计息方式下计算出来的到期还本付息额要大于单利方式下计算出来的数值,并且期限越长,这两个值之间的差额越大。 同样是100元的资金,每年的利率都是2.00%,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进行投资,期限越长,差距越大。原因是在复利法下所得到的利息收入被不断地再投资并且不断地得到新的收益。 那么为什么会有单利法和复利法之间的差别呢?单利法计算简单,操作容易,也便于理解,因此银行存款计息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国债都采取单利计息的方式。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每一期收到的利息都是会进行再投资的,不会有人把利息收入原封不动地放在钱包里,至少存入银行也是会得到活期存款的收益的。因此复利法是更为科学的计算投资收益的方法。 特别是复利法的现值计算,这个公式决定了你当前应该付出多少资金来取得未来固定的收入,所有对债券定价的分析,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单利情况 银行的储蓄存款利率都是按照单利计算的。所谓单利,就是只计算本金在投资期限内的时间价值(利息),而不计算利息的利息。这是利息计算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单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i=p0×r×n 其中:i为到期时的利息,p0为本金,r为年利率,n为期限;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现在有一笔资金1 000元,如果进行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2.00%,那么,根据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规则,到期时peter所得的本息和为: 1 000+1 000×2.00%×3=1 060(元)。 按照每年2.00%的单利利率,1 000元本金在3年内的利息为60元。那么反过来说,如果按照单利计算,3年后的1 06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资金呢?这就是所谓的“现值”问题。 现值,是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下,未来的资金折现到现在时刻的价值,是资金时间价值的逆过程。 按照单利法,从将来值计算现值的方法很简单。我们以vp表示现值,vf表示将来值,则有 vf=vp×(1+r×n)这里r表示投资的利率,n表示期限,通常以年为单位。把这个公式反过来,就得到现值的计算公式: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想在3年后收入1 060元,那么他现在应该存多少钱进入银行?银行当前的3年期存款年利率为2.00%,那么,根据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 peter现在就要存入1 000元才能保证3年后有1 060元的收入。 复利情况 所谓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要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的一笔资金的数额为1 000元,银行的1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为2.00%。peter每年初都将上一年的本金和利息提出,然后再一起作为本金存入1年期的定期存款,一共进行3年。那么他在第3年末总共可以得到多少本金和利息呢?这项投资的利息计算方法就是复利。 在第一年末,共有本息和为: 1 000+1 000×2.00%=1 020(元) 随后,在第一年末收到的本息和作为第二年初的投资本金,即利息已被融入到本金中。因此,在第二年末,共有本息和为: 1 020+1 020×2.00%=1 040.40(元) 依此类推,在第三年末,共有本息和为: 1 040.40+1 040.40×2.00%=1 061.21(元) 复利计息方式下到期的本息和的计算原理就是这样。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表面上太复杂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上述的peter资金本息和的计算过程实际上可以表示为: 1 000×(1+2.00%)×(1+2.00%)×(1+2.00%)=1 000×(1+2.00%)3=1 061.21(元) 和单利法一样,我们以vp表示现值,vf表示将来值,则有 vf=vp×(1+r)^n 这里r表示投资的利率,n表示期限,通常以年为单位。 把这个公式反过来,就得到现值的计算公式: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想在三年后收入1 061.21元,如果按照复利的投资方法,他现在应该存多少钱进入银行?银行当前的1年期存款利率为2.00%,那么,根据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 peter现在就要存入1 000元才能保证3年后有1 061.21元的收入。当然,peter必须每年都把本金和利息收入合并起来进行新的投资,才会得到1 061.21元这个结果。 请你务必仔细地理解这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以后所有债券定价分析的基础。复利法的现值公式决定了你当前应该付出多少资金来取得未来的预期收入,而债券的定价分析,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

5,复利是什么意思啊

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 复利现值是指在计算复利的情况下,要达到未来某一特定的资金金额,现今必须投入的本金。 所谓复利也称利上加利,是指一笔存款或者投资获得回报之后,再连本带利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复利终值是指本金在约定的期限内获得利息后,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到约定期末的本金之和。例如:本金为50000元,利率或者投资回报率为3%,投资年限为30年,那么,30年后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按复利计算公式来计算本利和(终值)是:50000×(1+3%)^30由于,通胀率和利率密切关联,就像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所以,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以计算某一特定资金在不同年份的实际价值。只需将公式中的利率换成通胀率即可。本金。例如:30年之后要筹措到300万元的养老金,假定平均的年回报率是3%,那么,现今必须投入的本金是3000000/(1+3%)
复利计算和单利计息的差别   复利计算和单利计息的差别在于,单利计算方法中期限是在括号中与年利率直接相乘;而在复利计算中,期限是作为指数,在括号之外的。如果投资的期限相同,而且投资的年利率也一样,那么前者的值要大于后者的值,因此,在复利计息方式下计算出来的到期还本付息额要大于单利方式下计算出来的数值,并且期限越长,这两个值之间的差额越大。   同样是100元的资金,每年的利率都是2.00%,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进行投资,期限越长,差距越大。原因是在复利法下所得到的利息收入被不断地再投资并且不断地得到新的收益。   那么为什么会有单利法和复利法之间的差别呢?单利法计算简单,操作容易,也便于理解,因此银行存款计息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国债都采取单利计息的方式。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每一期收到的利息都是会进行再投资的,不会有人把利息收入原封不动地放在钱包里,至少存入银行也是会得到活期存款的收益的。因此复利法是更为科学的计算投资收益的方法。   特别是复利法的现值计算,这个公式决定了你当前应该付出多少资金来取得未来固定的收入,所有对债券定价的分析,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单利情况   银行的储蓄存款利率都是按照单利计算的。所谓单利,就是只计算本金在投资期限内的时间价值(利息),而不计算利息的利息。这是利息计算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单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i=p0×r×n   其中:i为到期时的利息,p0为本金,r为年利率,n为期限;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现在有一笔资金1 000元,如果进行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2.00%,那么,根据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规则,到期时peter所得的本息和为:   1 000+1 000×2.00%×3=1 060(元)。   按照每年2.00%的单利利率,1 000元本金在3年内的利息为60元。那么反过来说,如果按照单利计算,3年后的1 06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资金呢?这就是所谓的“现值”问题。   现值,是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下,未来的资金折现到现在时刻的价值,是资金时间价值的逆过程。   按照单利法,从将来值计算现值的方法很简单。我们以vp表示现值,vf表示将来值,则有   vf=vp×(1+r×n)这里r表示投资的利率,n表示期限,通常以年为单位。把这个公式反过来,就得到现值的计算公式: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想在3年后收入1 060元,那么他现在应该存多少钱进入银行?银行当前的3年期存款年利率为2.00%,那么,根据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      peter现在就要存入1 000元才能保证3年后有1 060元的收入。 复利情况   所谓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要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的一笔资金的数额为1 000元,银行的1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为2.00%。peter每年初都将上一年的本金和利息提出,然后再一起作为本金存入1年期的定期存款,一共进行3年。那么他在第3年末总共可以得到多少本金和利息呢?这项投资的利息计算方法就是复利。   在第一年末,共有本息和为:   1 000+1 000×2.00%=1 020(元)   随后,在第一年末收到的本息和作为第二年初的投资本金,即利息已被融入到本金中。因此,在第二年末,共有本息和为:   1 020+1 020×2.00%=1 040.40(元)   依此类推,在第三年末,共有本息和为:   1 040.40+1 040.40×2.00%=1 061.21(元)   复利计息方式下到期的本息和的计算原理就是这样。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表面上太复杂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上述的peter资金本息和的计算过程实际上可以表示为:   1 000×(1+2.00%)×(1+2.00%)×(1+2.00%)=1 000×(1+2.00%)3=1 061.21(元)   和单利法一样,我们以vp表示现值,vf表示将来值,则有   vf=vp×(1+r)^n   这里r表示投资的利率,n表示期限,通常以年为单位。   把这个公式反过来,就得到现值的计算公式:      ※例:peter的投资回报   peter想在三年后收入1 061.21元,如果按照复利的投资方法,他现在应该存多少钱进入银行?银行当前的1年期存款利率为2.00%,那么,根据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      peter现在就要存入1 000元才能保证3年后有1 061.21元的收入。当然,peter必须每年都把本金和利息收入合并起来进行新的投资,才会得到1 061.21元这个结果。   请你务必仔细地理解这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以后所有债券定价分析的基础。复利法的现值公式决定了你当前应该付出多少资金来取得未来的预期收入,而债券的定价分析,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

文章TAG:复利  表示  什么  什么意思  复利表示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