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账上没钱了会咋样

公司减资是指公司成立后,经权力机构决议,依法定程序使其注册资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削减的法律行为。减资和公司账上有没有钱是无关的。

公司减资,在有限责任公司,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决议通过。公司决议减资时,董事会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应当注意的是,就增资这一事项,公司不必通知和公告债权人,但当公司减资时,应当自作出减资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2. 公司账面没钱

账面原值是指资产入账时的原始价值;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如资产减值准备等)后的余额;账面净值是指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去其计提折旧及摊销后的价值。

3. 公司账上有钱实际没钱

存货账面价值40万元,实际仓库没有这么多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存货,具体处理办法需要看差异形成的原因。

2013年之前,所有搞经营的老板都能感受到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2013年及之后,特别是金税系统上线后,政策面越来越紧。因此,笔者为搞企业的老板们担忧之余,强烈提醒大家:错误可以更正;法律的红线再别去触碰!

上述存货账实差异,大方向可以总结归纳为2点:由于公司管理不善造成的数据错误造成的账实差异;公司为达少缴税或者不缴税的目的,违法违规操作造成的账实差异。前者,通过加强管理和补救措施,是可以部分或者全部纠正;后者属于违法,违法行为成为既定事实,除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或刑事责任外,暂时没有其他办法。

违法轨迹一旦形成,是“抹不掉的”,其追诉期和“黑标签”将伴随各位老板整个生产经营期间。特别是会计档案法定的保存期最长的达到40年,伴随财税人员的整个职业生命周期。本文对违法犯罪行为只能劝诫,其造成的差异不再过多叙述。主要和大家讨论一下,公司管理不善造成的数据错误造成的账实差异的处理办法:

一、供应链中的“金额还在”,数量却归0了。

这样的结果,所有财务人员都知道是不应该的,也是深恶痛绝的,然而现实中真实存在。2016年由于业务关系,笔者帮一家转型的小企业做内审。翻阅存货台账时,直观的看到存在账实差异。进一步调取数据发现,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人员结转成本的时候随意性很强,供应链的数据明显有差错,总账系统直接结转不复核不比对,财务部门俨然机器人!

笔者常年从事财税工作,但并不比大多数财务人员高明,自认为仅仅比普通财务人员多了一份责任和细致!存货核算有货物在途、发票在途等多种复杂情况,中小微企业因时间差“改账”成为家常便饭。然而在更改数据的时候,无论是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亦或者其他方法核算存货,数据明显有误,任性不做比对直接结转是典型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数量由仓库开具出入库单,存货会计和仓库互相监督,数量是没有问题了,金额存在重大偏差,会计难辞其咎!

当然,没有责任心的会计主体,发现差异时,多半是跨多个会计期间了,清理乱账的难度可想而知!财务人员身负数据准确及时的重任,面临这样的情况唯一可做的,当抱着责任、耐心、细致逐年逐月清理账务并修改。涉及税金差异和差错的,主动补缴税款并承担滞纳金!

二、供应链中的金额归0,数量却在。

题中所问,并不属于这样的情况,但其成因和处理方法与第一条“供应链中的“金额还在”,数量却归0了”是一个原理。读者朋友可参照上述处理方法!

三、数量金额之间的对应关系没有差错,但账面数与实际库存有差异

存货核算一个重要的不同,是数量金额同时核算,撇开任何一方单独核算,都将“脱轨”!现实工作中,数量金额之间的比对关系没有打破,为什么账实之间依然存在差异呢?

1、账面数量金额均大于实际数量金额

账面数量金额均大于实际数量金额主要有:会计部门依据发票单据“入库”,然而货物在途并没有实际入库;账面片面依据销售发票记录销售发出,但发生销货退回仓库已经入库;仓库已经发生销售出库,但账面并没有做出账务处理。

究其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衔接沟通不力,单据传递不及时甚至出现缺失。处理方法除了细化人员沟通和单据流转的流程外,还应定期对账、盘存!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为什么公司帐上不留钱为什么  什么  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