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税如何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个税如何计算

2,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的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1、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分级计算税率);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3、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个人所得税新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新个税),是将原来的分类所得税变成了综合所得税,综合所得是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四项之和,在进行计算时应该将这四项的收入加在一起,公式为: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使用权。然后用月工资总额减去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这5000元是免征额。月工资不到5000元不用交个税。然后再扣除一些专项扣除项目,也就是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几项,这几项有一部分是由公司缴纳的,剩余的部分需要从工资里扣除。新个税5000起征点税率表1、缴纳社保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低于5000元,无需缴纳个税;2、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0-30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3、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000元-12000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4、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12000元-25000元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410;5、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25000元-35000元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2660;6、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5000元-55000元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4410;7、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55000元-80000元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7160;8、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大于80000元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5160。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的

3,个税是怎么进行计算的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个税是怎么进行计算的

4,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的

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工资、工资计算公式:纳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计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个人税征收点实际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纳税征收点:现行征收点按5000元/月的征收标准计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缴个税金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要扣除专项扣除项目、子女教育等附加的专项扣除项目,及企业年金等其它国家规定可以扣除的项目。目前我国实行分级税率,所有人的收入都被分为了7级,每一级的税率都不一样。分别是3%、10%、20%、25%、30%、35%、45%。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二)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营业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三)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既个人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四)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第十一条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5,缴纳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如果是工资薪金所得,就是你该月工资薪金的全部所得-四险一金-2000元,超出部分按九级超额累进计交个人所得税,税率是: 1、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 2、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 3、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税率15%速算扣除数125 4、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375 5、超过20000元—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1375 6、超过40000元—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3375 7、超过60000元—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6375 8、超过80000元—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10375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15375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征点(5000元)

6,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7,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我国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对个体工商户(含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这里以工资、薪金为例来介绍个税累进税率计算方法。在计算之前先看一下《个人所得税所附的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举例:现假设某企业管理人员月工资(所得)为13000元,其中每月按工资额的20%交个人负担的“三险一金”(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9%),计算其每月徉交的个人所得税。 第一步:确定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考虑二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法定减除费。〈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第二个因素是个人缴付的“三险一金”。〈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按照国家规定,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那么例题中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3000-3500-(13000×20%)=6900 第二步:计算应交税额。将69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分为适用第一级税率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500元、适用第二级税率“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元。余下的为适用第三级税率应纳税所得额6900-1500-3000=2400。应纳税额=1500×3%+3000×10%+2400×20%=825  如果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以上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就要25%,以次类推。  以上就是个税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原理。  在实务工作中,为便于加快计算,会引进速算扣除数方法。(可参见〈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6号公告〉所附的税率表(参见图表)。该税率表对每一级税率后面有个速算扣除数。如第三级税率的速算扣除数为555。  简便计算时:6900×20%-555=825  结果同分级计算方法一致。
新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3500元,超过3500元的:1. 0-1500元,3%;2. - 4500元,10%,-105元;3. - 9000元,20%,-555元;4. - 35000元,25%,-1005元;5. - 55000元,30%,-2755元;6. - 80000元,35%,-5505元;7. - 80000元以上,45%,-13505元。如果月收入10000元,应税金额=10000-3500=6500元,应缴个人所得税=6500*20%-555=745元
请问你的是什么收入,工资薪金就按楼上的,其他收入请说清楚点有区别

8,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

工资-(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3500元=X,X再按照个税规定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最后数值就是所要缴纳的个税。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一般是指定扣除标准,“五险一金”:1、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2、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3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3、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0.2%;4、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5、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6、 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以上为国家统一标准,各地区根据实际适当调整)你自己每个月为你缴纳的“五险一金”比例应该是8%+2%+3元+0.2%+8%=18.2%+3元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不超过1500元 3% 0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超过80000以上部分 45% 13505 例如:税前月工资1300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计税所得额为:“五险一金”:13000×18.2%+3=2369元计税所得额为:13000-2369=10631元,然后按规定减去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3500元后为7131元,属于“超过4500元至9000元”范围,应计算个人所得税:7131×20%-555=871.2元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人所得税每月交一次,底线是1600元/月,也就是超过了1600元的月薪才开始计收个人所得税。 有两种算法 一、用“超率累进税率”直接计算的慢方法。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表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1600元后的余额。 计算为:2500-1600=900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500×5%+400×10% =65 为了让你更清楚,我们用一个大额工资计算,25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25000-1600=23400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500×5%+1500×10%+3000×15%+15000×20%+3400×25%=4475 二、用速算扣除数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是2500元时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900×10%-25=65 收入是25000元时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23400×25%-1375=4475

9,个人所得税具体怎样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工资+奖金-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独生子女费等-1600  纳税额=每月应缴税所得*该级别税率-速算扣除数  起征点:〉1600元人民币  个税采取的是超额累进税率,由于计算较为复杂,由计算研究后得出了每级别的速算扣除数,最大程度简便了计算,同时确保公平。  如:甲每月工资合计为2100,2100-1600=500,属于缴税额中“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0元。则甲的应缴税额为:(2100-1600)*5%-0=25元  乙每月工资合计为2110,2110-1600=500,属于缴税额中“超过500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则乙的应缴税额为:(2110-1800)*10%-25=26元  附:工资薪金所得的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技巧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它要按照九级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越高,要纳的税也就越多。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何有效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自然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具体技巧有很多,在此笔者向大家披露几种通用的技巧: 一、提高公共福利支出,间接增加职工收入 可以采用非货币支付办法,提高职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免费为职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费提供交通便利;提供职工免费用餐;等等。企业替员工个人支付这些支出,企业可以把这些支出作为费用减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在实际工资水平未下降的情况下,减少了应由个人负担的税款,可谓一举两得。 二、工资分摊方法 特定行业(指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因此,这些行业的纳税人可以利用这项政策使其税负合理化。其他行业纳税人遇到每月工资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时,也就可以借鉴该项政策的做法。 三、实行双薪制 个人取得的“双薪”,根据国税函[2002]629号文件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单位在实行“双薪制”(指按国家规定,单位为其雇员多发1个月的工资)后,个人因此而取得的“双薪”应该单独作为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对“双薪”所得原则上不再扣除必要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纳税,但是如果纳税人取得“双薪”当月的工薪所得不足800元的,应该以“双薪”所得与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减除800元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广东信达利公司税务总监2003年12月获得工资所得5000元。因该年纳税管理和纳税筹划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公司当月拟发放年终奖25000元给他。为合法节税,该公司采取将年终奖中5000元作为“双薪”,其余20000元作为奖金。 (1)纳税筹划前 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800)×15%-125=505(元); ②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5000×25%-1375=4875(元); 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505+4875=5380(元)。 (2)纳税筹划后 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800)×15%-125=505(元); ②“双薪”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5%-125=625(元); ③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20%-375=3625(元); 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505+625+3625=4755(元)。 以上两方案比较,后者比前者少纳个人所得税625元(5380-4755)。 四、奖金均衡发放方法 奖金属于工资的范畴,应该按工资所适用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是企业是按月份发放奖金,还是按季度、半年或全年发放奖金,在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上是不同的。根据国税发[1996]206号文件,如果是按月发放奖金,应该将发放的奖金与当月的工资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是集中数月发放奖金,按税法规定不能平均到每月与工资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应该单独做一个月的工资处理。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其取得的数月奖金也是全额按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不再按居住天数进行划分计算;如果无住所的个人在担任境外企业职务的同时,兼任外国企业在华机构的职务,但是并不实际或不经常到华履行在华机构职务,对其一次取得的数月奖金中属于全月未在华的月份奖金,依照劳务发生地原则,可不作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奖金收入计算纳税。可见,如果奖金所得一次性发放,由于其数额相对较大,将适用较高税率。这时,如果采取分摊筹划法,就可以节省不少税款。 具体操作时,企业可以将奖金进行细化,拿出一些奖金按月发放,留一些奖金按季考核发放,最后再保留一部分奖金用于“拉差距”在年终发放。这样,从总体上说,税负就会获得减轻。 例如,梁某应聘北京智董公司工作,该公司效益一贯较好,他每月工资为2000元,2003年12月公司为其发放年终奖36000元。 (1)不进行纳税筹划: ①全年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800)×10%-25]×12=1140(元); ②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36000×25%-1375=7625(元); 以上共计应纳个人所得税8765元(1140+7625)。 (2)若进行纳税筹划,采取将年终奖改为每月预发的办法,则: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3000-800)×15%-125]×12=6060元。 两个方案相比较,后者比前者少纳个人所得税2705元(8765-6060)。 五、实行年薪制方法 对实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税、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 以上公式说明,对年薪制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实际上是将经营者个人的全年收入总额按12个月平均分摊计算,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超额累进税率带来的高税负。 参考资料:中国税网
个人所得税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税起征点原来是1600,现在是2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应缴税金=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扣除标准:2008年3月份起,个税按2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年终奖缴纳个税计算公式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 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 个体工商户,如果是经营增值税范围的商品,则主营税种为增值税,然后是个人所得税。这两者均不定额征收(一般情况下如此),如果建帐建制了,有可能 实行查帐征收。 个人独资企业,经营范围如果是属于增值税范围的,主体税种仍然是增值税。个人独资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一般情况下是建帐的,则,依照查帐征收,如果建帐不全,则会实行定额核定征收。 一、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0元的 5 0 二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三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四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五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二、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二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三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解析:国家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文章TAG:个税缴纳怎么计算个税  缴纳  怎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