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向降准有多大的意义

定向降准的意义有3点:1、给放水提供了一个昵称2、定向降准让老百姓搞不清楚,不容易被骂3、装得很有调控技术的样子。
降准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省略说法。定向降准是指针对于特定的金融领域进行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央行定向降准是央行实施的一系列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目的的货币政策,而这就意味着央行将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为市场注入了一比资金,降低了民间融资成本,激发市场资金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相关知识: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2014年11月22日央行再次降准0.25个百分点。2015年2月5日起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定向降准有多大的意义

2,央行为什么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

2018年6月24日,央行宣布自7月5日起定向降准,下调五大国有银行和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根据2017年末上述银行总资产规模100万亿测算,预计将释放流动性5000亿元;下调邮储、城商行外资行等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人民银行坚持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随着外汇储备停止增长,意味着央行无法再通过购汇释放流动性,如果不降准的话,人民银行将需要做更多的MLF操作。美国加息落地,同时仍有多次加息预期,我国对应着降息或降准,才能有效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外溢性作用。但央行货币政策仍然存在两难境地:既要维护金融去杠杆的成果,防止跟风美国货币政策操作,造成大水漫灌,还需挤出多余金融风险;同时还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因此,定向降准是此次央行的最优选择,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与MLF投放的流动性相比,定向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没有直接的利息成本、没有到期时间,因而直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并给商业银行提供稳定的长期流动性。此外,由于降准实际上是扩大货币乘数,因此有助于提升后期基础货币投放的货币创造能力,对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回升提供进一步的支持。2018年以来,监管政策对信贷投向、非标融资监管显著收紧,部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从表外逐步向表内转移。本次定向降准延续了年初以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临时准备金工具等结构性、暂时性降准工具的思路,旨在配合实体经济表外融资需求回表,以银行表内资产规模增速的适度回升对冲表外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收紧等。
为了刺激消费。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央行为什么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

3,央行为什么要定向降准

降准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省略说法。定向降准是指针对于特定的金融领域进行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央行定向降准是央行实施的一系列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目的的货币政策,而这就意味着央行将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为市场注入了一比资金,降低了民间融资成本,激发市场资金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2017年8月经济数据全面回落,工业生产大幅放缓已成事实。9月份数据还没有出来的情况下,出台“全面降准”措施,可以预见9月份数据会进一步回落。这些都需要央行用“全面降准”举措发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及时适当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防止经济超预期回落和利率进一步上行。
降准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省略说法。定向降准是指针对于特定的金融领域进行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央行定向降准是央行实施的一系列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目的的货币政策,而这就意味着央行将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为市场注入了一比资金,降低了民间融资成本,激发市场资金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相关知识: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2014年11月22日央行再次降准0.25个百分点。2015年2月5日起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为什么要定向降准

4,央行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定向降准

4月17日晚间,央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从具体落实来看,从今年4月25日起,一方面是下调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1%;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先借先还”顺序,使用降准的资金来偿还所借的MLF。对于此次央行降准政策,确实出乎了市场的预期,而在美联储接连加息背景下,央行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定向降准,确实颇显深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次降准并非全面性的降准,而实质上还是以定向降准为主。站在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来看,确实具有一定的战略性影响意义。鉴于此次央行的定向降准,从实际影响来看,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其中,此次央行定向降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减缓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问题,助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有市场担心,此次央行定向降准会否又一次间接引发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实际上,对于信贷资金间接流向房地产市场的担忧一直存在,但从这些年来的实践经验来分析,央行的定向降准更注重流动性的把控以及资产规模的监控,并积极引导资金流向实体。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央行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在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等任务,而这些内容需要纳入至宏观审慎的评估考核之中,对于部分流动性变相流向房地产等渠道,会存在更有针对性的监控,减缓对房地产市场的变相刺激。再者,央行这一次的定向降准,是建立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而随着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对国内经济的后续增长动力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这却倒逼金融监管的略微放松,而不至于过于收紧。或许,对于外部风险的冲击压力,央行及时进行流动性的补充,意在营造出相对稳定的经济金融货币环境。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到近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国内政策大背景,那就是对“防风险,守底线”的政策定调。同时,从资管新规、债券交易新规以及表外融资缩减等重要举措来看,实际上还是延续金融市场去杠杆化的趋势,但市场的持续去杠杆化,是建立在相对稳定的经济金融环境之上,而当外部市场环境持续恶化,则将会打破内部市场的平稳格局,而适度定向降准等举措利于维系金融市场的持续稳定,迎合“防风险,守底线”的政策底线原则。除此以外,需要注意的是,受到外部贸易战、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压力影响,内部股市扩容及减持压力的冲击,近期中国股市出现了持续非理性的下跌走势,并有逐渐接近3000点的整数关口趋势。“防风险,守底线”是近年来反复强调的政策定调,而在市场接近3000点整数关口之际,央行采取定向降准的举措,实际上也有呵护股市,维系股票市场运行环境的稳定性作用。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央行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定向降准,说明管理层还是比较重视A股市场3000点的得失,再次印证了3000点政策底部的观点,同时也为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等外部因素的冲击提升市场自身的防御能力。对于此次央行定向降准的举措,有维系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稳定性的需求,也有强化“防风险,守底线”的政策定调,但在这个时候,在外部压力集中冲击,尤其是中兴通讯被封杀的事件背景下,更需要让我们集中力量应对好外部的挑战,而维系国内经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也就颇为关键了。或许,这也是特殊时期下的特别考虑。

5,央行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降准

央行宣布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点评:一、降准是货币政策发挥效力的必然选择我国此前的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在早年间央行票据冲销流动性捉襟见肘时候的权宜之计,央行希望通过提升法定准备金率“冻结”过剩的流动性。但是,过高的法定准备金比率间接提升了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造成了资金配给的扭曲:由于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只支付极低的利率,过高法定存款准备比率就相当于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机会成本,商业银行为了追求目标利润就存在提高贷款利率的动机,加重了实体经济融资难与融资贵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自2016年开始,央行对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格外谨慎,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央行贷款。但是不幸的是,大量的中央银行贷款与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并存,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实施了对商业银行的双重征税,进一步造成了货币政策扭曲。所以,只有在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至较正常的水平后,央行贷款才应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二、外储的变化决定了降准的必要性目前我国极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在应对当年外汇储备增速过高的情况下积累而来的,现在这一情况正在出现变化,外汇储备不仅增速回落,更有减少的风险。做出这种判断,主要是基于国际收支表的考虑。早年间,我国国际收支表保持了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即便当期存在较大的对外投资,资本账户的逆差也可以通过经常账户的顺差来“中和”,不至于过度影响外汇储备。而今年3月份我国净出口出现了逆差局面,在对外投资依旧数据净流出的情况下,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形成了“双逆差”,意味着未来有可能消耗更多的外汇储备。所以,外储形势与之前产生了较大不同,法定准备金率也没有必要维持高位。
4月17日晚间,央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从具体落实来看,从今年4月25日起,一方面是下调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1%;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先借先还”顺序,使用降准的资金来偿还所借的mlf。对于此次央行降准政策,确实出乎了市场的预期,而在美联储接连加息背景下,央行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定向降准,确实颇显深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次降准并非全面性的降准,而实质上还是以定向降准为主。站在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来看,确实具有一定的战略性影响意义。鉴于此次央行的定向降准,从实际影响来看,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其中,此次央行定向降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减缓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的问题,助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有市场担心,此次央行定向降准会否又一次间接引发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实际上,对于信贷资金间接流向房地产市场的担忧一直存在,但从这些年来的实践经验来分析,央行的定向降准更注重流动性的把控以及资产规模的监控,并积极引导资金流向实体。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央行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在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等任务,而这些内容需要纳入至宏观审慎的评估考核之中,对于部分流动性变相流向房地产等渠道,会存在更有针对性的监控,减缓对房地产市场的变相刺激。再者,央行这一次的定向降准,是建立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而随着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对国内经济的后续增长动力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这却倒逼金融监管的略微放松,而不至于过于收紧。或许,对于外部风险的冲击压力,央行及时进行流动性的补充,意在营造出相对稳定的经济金融货币环境。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到近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国内政策大背景,那就是对“防风险,守底线”的政策定调。同时,从资管新规、债券交易新规以及表外融资缩减等重要举措来看,实际上还是延续金融市场去杠杆化的趋势,但市场的持续去杠杆化,是建立在相对稳定的经济金融环境之上,而当外部市场环境持续恶化,则将会打破内部市场的平稳格局,而适度定向降准等举措利于维系金融市场的持续稳定,迎合“防风险,守底线”的政策底线原则。除此以外,需要注意的是,受到外部贸易战、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压力影响,内部股市扩容及减持压力的冲击,近期中国股市出现了持续非理性的下跌走势,并有逐渐接近3000点的整数关口趋势。“防风险,守底线”是近年来反复强调的政策定调,而在市场接近3000点整数关口之际,央行采取定向降准的举措,实际上也有呵护股市,维系股票市场运行环境的稳定性作用。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央行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定向降准,说明管理层还是比较重视a股市场3000点的得失,再次印证了3000点政策底部的观点,同时也为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等外部因素的冲击提升市场自身的防御能力。对于此次央行定向降准的举措,有维系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稳定性的需求,也有强化“防风险,守底线”的政策定调,但在这个时候,在外部压力集中冲击,尤其是中兴通讯被封杀的事件背景下,更需要让我们集中力量应对好外部的挑战,而维系国内经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也就颇为关键了。或许,这也是特殊时期下的特别考虑。

文章TAG:为什么  什么  定向  定向降准  为什么要定向降准降息  
下一篇